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,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,树的周长有多少厘米,绳子长多少厘米。让我们一步步思考得出答案。
绕树三圈余30厘米,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
所以绕一圈的长度为:
30+40=70厘米
根据绳长=绕的圈数×每圈的长度+余长
绳长=3×70+30=240厘米
所以,绳子的长度为240厘米
树的周长为70厘米
让我们用代数符号来解决这个问题:
假设树的周长为 C 厘米,绳子的长度为 L 厘米。
第一种情况:绕树三圈余30厘米。
在这种情况下,绳子的长度刚好能绕树三圈,所以绳子的长度等于树的周长的三倍加上余下的30厘米:
L = 3C + 30
第二种情况:绕树四圈差40厘米。
在这种情况下,绳子的长度比树的周长的四倍少40厘米,所以绳子的长度等于树的周长的四倍减去40厘米:
L = 4C - 40
现在我们有两个等式:
L = 3C + 30
L = 4C - 40
将这两个等式联立,消除变量 L:
3C + 30 = 4C - 40
然后将变量移到一边:
4C - 3C = 40 + 30
简化:
C = 70
现在我们知道树的周长为 70 厘米。接下来,我们可以用第一个等式来计算绳子的长度:
L = 3C + 30
L = 3 * 70 + 30
L = 210 + 30
L = 240 厘米
所以,树的周长为 70 厘米,绳子的长度为 240 厘米。
采用公式解答的形式一步步思考答案
假设树的周长为C,绳长为L。
根据题目条件,得到两个方程:
3C + 30 = L
4C - 40 = L
将两个方程联立,解得树的周长C为70厘米。
将C代入方程之一,可得绳长L为240厘米。
所以,树的周长为70厘米,绳长为240厘米。
好的,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。让我们先设树的周长为x厘米,绳子的长度为y厘米。
根据题目中的条件,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两个方程:
方程1:3x + 30 = y
方程2:4x - 40 = y
现在我们可以解这个方程组,计算出树的周长和绳子的长度。
通过方程2减去方程1,我们可以消去y:
(4x - 40) - (3x + 30) = 0
4x - 3x - 40 - 30 = 0
x - 70 = 0
x = 70
将x的值代入方程1,我们可以计算出y:
3(70) + 30 = y
210 + 30 = y
y = 240
因此,树的周长为70厘米,绳子的长度为240厘米。
结合题目具体问题,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讲解解题思路,说明这道题的解题突破点
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,我们可以这样讲解这道题的解题思路:
首先,我们看到题目中说“绕树干三周还有30厘米在多余”,这意味着我们用一根长度为3周加30厘米的绳子绕树干三周,绳子并没有用完,还剩下了30厘米。
接着,题目中又说“绕树干四周则差40厘米不足”,这意味着我们用一根长度为4周减40厘米的绳子绕树干四周,绳子用完了,但是还少了40厘米。
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情况联系起来,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:
3周加30厘米 = 4周减40厘米
通过解这个方程,我们可以求出每周的长度,也就是树干的周长。
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,比如这里周长的和长度单位都是厘米。 同时,对于这类题型,需要多加练习,熟悉解题方法和技巧,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。
当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讲解这道题时,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和解题思路:
步骤1:理解问题 首先,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,明白问题的意思。这道题是说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,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。我们需要计算树的周长和绳子的长度。
步骤2:确定未知数 让学生知道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未知数,树的周长和绳子的长度。可以用x表示树的周长,用y表示绳子的长度。
步骤3:列方程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,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方程:
步骤4:解方程 让学生使用代数的方法解这个方程组。可以先通过方程2减去方程1,消去y,然后解出x的值。将x的值代入方程1,计算出y的值。
步骤5:验证答案 让学生将求得的x和y的值代入题目中的条件,看是否满足题目中的要求。例如,代入3x + 30 = y,看等式是否成立。
解题突破点: 这道题的解题突破点在于学生需要找到两个方程来求解未知数。他们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代数表达式,并建立方程。另外,他们还需要使用消元法或其他方法解方程组,得到树的周长和绳子的长度的具体值。这道题可以锻炼学生的代数思维和方程解法能力。